首页 > 头条 > 正文
舆论场|此刻我们还能为找到“梅姨”做些什么?
11-19 21:45:34 来源:上游新闻综合

这几天你的朋友圈里大概被一个老年妇女的照片刷了屏,她叫“梅姨”,涉嫌贩卖了9名儿童。而且,这份“网络通缉令”也经历了一波三折。

据广州增城警方2017年6月发布的一则征集线索的公告显示,“梅姨”真实姓名不详,现约65岁,身高1.5米,讲粤语,会客家话,曾长期在增城、韶关新丰等地区活动,涉嫌多起拐卖案件。

警方在公告中还贴出了一张“梅姨”的模拟画像,这是“第一张画像”。

而目前流传更广的“第二张画像”,有关部门称画像非官方发布,提醒大家不信谣不传谣。

这张画像出自被称为“画像神探”的退休警官林宇辉之手,“根据一名曾和‘梅姨’同居过的老汉描述,耗时4个多小时才完成”。

这份广泛流传的画像成为寻找“梅姨”的重要线索,哪怕本身没有得到公安部的认可。

“梅姨像”疯狂刷屏之后,网络上来回反转的信息,不免会让大家一头雾水。新旧“梅姨”到底哪个更接近真人?正义感是否会被无意或恶意消费?人贩子必将无处遁逃,而此刻我们还能为找到“梅姨”做些什么?

央视新闻:应该有一张更“权威”的“梅姨”画像

央视新闻评论,仅凭一幅画像,从茫茫人海中找出犯罪嫌疑人,难度可想而知。但本案没有其他线索,一旦这条线索再断了,几乎意味着案件将成死案。这种情况下,通过画像更广泛传播,发动更多人发现、检举,案件方有可能柳暗花明。而要做到这一点,前提是:画得像。

案子要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,办案机关应尽快找到更多自称见过梅姨的人,综合他们提供的信息,画出一张符合更多人认知的“权威”画像。这样,更多公民才可能“按图索骥”,从身边人中发现她。

澎湃新闻:画像热传背后,让人贩子感受全社会的目光逼视

澎湃新闻表示,事实上,警方掌握的“梅姨”的信息很少:真实姓名不详,身份证信息和住址更不知道。这个人贩子的“见首不见尾”,既增加了其犯罪勾当的神秘性,也激起了全社会对其罪行的痛恨。

这幅“丑陋的画像”热传的背后,是全社会对人贩子的痛恨、对于拐卖儿童造成的骨肉分离的同情,以及对正义实现的企盼。希望司法机关能读懂刷屏背后的公众期待。

要看到,因为“梅姨”的第二幅画像的广泛传播,重新点燃了申军良找到孩子的信心,也让全社会再次形成严打拐卖犯罪的共识——哪怕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个别“误认”“乌龙”,比如,多地发生了错认,有一些地方出现误传——在舆论的主航道里传播这一重要打拐线索,有着积极意义。

这种“现象级传播”背后自有正能量:痛失孩子的家长,需要通过这种传播得到抚慰;社会成员在其中收获了社会安全感和参与感;那些已经犯下拐卖罪行或者蠢蠢欲动的人贩子,感到了如剑的目光逼视。

北京日报:呵护好“寻找梅姨”背后的正义感

在网络空间里,能击中人心柔软处,激发众人爱心、同理心、正义感的事件,往往能掀起不小波澜。真善美的价值取向能量满满,让人欣喜。但在“后真相时代”,公共情感、价值共识却往往要遭遇真实滞后乃至缺位的考验。

网络之上,随手一搜,类似“梅姨”画像乌龙的新闻比比皆是:女司机逆行致公交坠江,快递被偷小哥雨中爆哭,农产品滞销悲情求援……在一次次辟谣、反转中,正义感被无意或恶意消费,爱心潮水也时常逆流。公众在亦真亦假中迷失方向,久而久之难免“同情疲劳”,网络公共空间更会深陷“狼来了”的信息传播困局。

没有健全的事实,就不可能有清晰的价值判断。新闻在快进,但事实马虎不得。

从信息传播角度看,应对“真相慢进”的挑战,需要的是传播链条上每个环节协同发力。相关部门、官方机构等权威信息源,需要及时、周全回应舆情,缩小谣言滋生的空间;媒体等传播者可以求快、求量,但必须跑在“事实”这一基本轨道内;而于受众而言,在社交网络时代,点个赞很容易,转发也是举手之劳,但我们的判断力在哪里?如果只是由情感驱使,很容易跳进一个又一个“陷阱”。在报道新闻、传播信息时尽可能追求真实、诉诸理性,就是对“寻找梅姨”背后公众情感的最好呵护。

“良心尽管它不依存于理性,但没有理性就不能得到发展”。期待各方能守土尽责,涵养社会理性,呵护好公众正义感。对于纷繁多元的网络空间来说,这一点尤为重要。

(消息来源:澎湃新闻、央视新闻、北京日报-长安观察

【免责声明】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“来源:上游新闻-重庆晨报”或“上游新闻LOGO、水印的文字、图片、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与上游新闻联系。

  • 头条
  • 重庆
  • 悦读
  • 人物
  • 财富
点击进入频道

本周热榜

汽车

教育

美家

楼市

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