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渝论 > 正文
在书海中诗意地栖居
04-22 09:04:58 来源:重庆日报

评价一座城市,要看她拥有多少书店。

那些或大或小的书店,伫立在钢筋混凝土之中,宛若沙漠中的绿洲。无论你是日复一日地忙碌,还是年复一年地奔波,一走进去,就能把失意和浮躁,短暂地关在门外,寻得自己一方天地。

19世纪,德国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写道,人,诗意地栖居。何为诗意?年轻时,林语堂带着妻子颠沛流离,即使穷得买不起一张电影票,也要去图书馆借一堆书,两个人守着一盏灯夜夜共读。所谓栖居,就是一种精神富足的生活状态。对一座城市而言,留给心灵的栖息地越多,居住其中的人们,就越幸福。

回忆那些与书相伴的日子,最是惬意自在。小时候,读到史铁生的《我与地坛》,便想着有朝一日,要去看看地坛公园。大学行至北京,偶遇地坛书市,惊呼“书价之便宜”“人潮之涌动”,正是手头拮据的穷学生的最佳去处。回首彼时,四载春秋,有此一处,畅游书海,实乃幸事。

后来,每去到一座城市,就喜欢逛她的书店。百年前的上海,有一处四层公寓,房子的主人是冯玉祥,租户是柳亚子先生。柳亚子于此静心耕读,留下了诸多佳作。后来,这里成为了著名的思南书局,变身为上海的“人文心脏”。你如果想了解上海,当然可以去东方明珠,但走一趟思南书局,也别有一番滋味。

重庆是我的家乡。远看是山,近看是城,城在山上,山在城中。山城的书店,自然也是各有千秋——最美钟书阁像极了重庆纵横交错的桥和数不清的梯坎儿;UG书店位于法国水师兵营旧址内部,是一栋已经110多岁“高龄”的中西合璧建筑;曾家岩书院由清代书院改建而成,跨越百年迎来新生……这些独特的存在,见证了“山水”和“书香”的浪漫相逢。

4月23日,是世界读书日。这些年,为了提升“书香重庆”形象,唱响“书香重庆”品牌,山城频出新招。今年,“打卡”二字成为了关键词。“打卡一路书香”,把阅读和文旅结合起来,呼应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主题;“打卡我们的图书馆”,鼓励青年多读书、读好书,不断汲取精神养分。“打卡”活动,恢复了读书的仪式感,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、社交需求,成为了富有美学色彩的文化现象。

快节奏的时代,人们充当着社会运转的“螺丝钉”。但是,夕阳西下,回归书海,你我散落成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。今年,重庆日报做了一个特别的策划“我的书房我的书”。记者们走进普通人的书房,去嗅不一样的书香,去听不一样的故事——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杨浪浪,有着一整面墙的高大书架,她热爱鲁迅、王小波、狄更斯、罗曼·罗兰,于她而言,读过的书就像灵魂的伴侣;企业家李波是“大阅读”理念的践行者,他坚持读书、思考、写作,然后走出书斋、深入社会、学以致用;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越医生,钟爱文学名著,2020年支援湖北时,她想起那些“诗一样的语言”,写下了给武汉的一封情书——《我要你在今后的岁月里平安欢喜》,广为流传。

一座城市拥有了爱书之人,就拥有了绵长的生命力。人们并不是只在“世界读书日”,才想到“书的意义”。相反,正因为时时刻刻惦念着“书香”,才会在特殊的日子里,拿出最热烈的情绪,表达爱护之意,诉说珍惜之情。愿你我都能在书海中诗意地栖居,从此门前花开,一路向阳。

【免责声明】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“来源:上游新闻”或“上游新闻LOGO、水印的文字、图片、音频视”等稿件均为转载稿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上游

举报
  • 精选
  • 重庆
  • 调查
  • 财富
  • 评论
点击进入频道
点击进入频道

本周热榜

汽车

教育

美家

楼市

视频

举报内容
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
获取验证码
请先完成短信验证
取消
确定